发表时间: 2022-11-01 15:57:29
作者: 瑞合康复医疗中心
浏览:
吴医师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在全院羽毛球职工比赛中,崴脚了。周围同事告诉她,崴脚不需要担心,休息2周就好了。
可是两个月过去了,还是肿胀,活动受限。便特意来问,经查体后判断是韧带损伤,拍核磁后,外侧距腓韧带断裂。
关节科副主任王文教授和王敏主治医师微创予以踝关节镜下外侧距腓韧带修补术。术后恢复非常好,没多久,吴医师又可以重新打上羽毛球了。
其实在门诊经常会碰到许多崴脚后“经久不愈”的患者,很长时间了都没有消肿,而且行走或运动时还有各种不适主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崴脚并非小事 如果早期处理不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轻则遗留慢性疼痛,重则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慢性踝关节不稳等后遗症。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崴脚?
01 崴脚后先判断伤势
如果出现了踝关节局部的红肿、疼痛,皮肤温度的升高,尤其是站立和活动后明显加重的疼痛,以及用手按压也会明显加重的疼痛,这时候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崴脚了。
I度损伤 受伤当时有轻度疼痛,外踝轻度肿胀及局部疼痛,这是外侧副韧带轻微拉伤的表现,很少会出现关节不稳。 II度损伤 非常疼痛,伴有肿胀、僵硬和行走困难,部分可见足部瘀斑,这时外侧副韧带可能已经呈现不完全撕裂,会有明显关节不稳的感觉。 III度损伤 重度疼痛和肿胀常比较明显,足底出现明显瘀斑,外侧副韧带可以断定为完全撕裂,这时关节明显不稳影响正常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处理崴脚的常见误区?
误区 擦红花油或热敷可以活血化瘀, 促进消肿? 其实恰恰相反,踝关节扭伤后早期往往伴随有周边软组织微血管的损伤,如果采用了活血化瘀的方法,那只会导致组织进一步出血,加重肿胀。同样,搓揉和转动损伤的踝关节,比如说按摩,也只会促使损伤的血管继续出血,局部肿胀加重。
误区 崴脚后只要没有骨折、能走路, 休息几天就好了? 其实不然,我们要知道踝关节除了骨性结构以外还有周围丰富的韧带等软组织,而且踝关节是一个全身最大的承重关节,崴脚可能会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撕裂,如果没有经过正规治疗,再次崴伤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扭伤很长时间以后,为什么还是会肿痛?
(1)受伤时的损伤程度,依据受伤的程度,损伤恢复的时间有所差别;
(2)最多见的是伤后处理不恰当,不予重视,没有适当的休息与制动,过早下地负重行走,产生继发的损伤。或者受伤的韧带保护不够,新生组织刚愈合连接又被活动拉扯开,导致经久不愈合,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容易反复崴脚;
(3)如果长期肿痛,需要行磁共振检查,进一步了解损伤情况;动态判断踝关节恢复情况,必要时手术治疗。踝关节扭伤时韧带撕裂,易造成慢性踝关节不稳,是以后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根源。
02 崴脚急救“五要素”
① 休息
停止走动,静止休息,护具保护,防止二次损伤,减轻组织渗出、肿胀。
② 冰敷
急性期24~48小时可冷敷,每次10~20分钟,每两次冰敷间隔最好超过2小时。
③ 加压
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大的衣物(例:丝袜),适当加压包扎(松紧适度)减轻肿胀,过度加压会加重肿胀、缺血。
④ 抬高
高于心脏水平;增加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⑤ 就医
及时就医。现场处理后需要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拍摄X线片检查,以排除踝关节骨折,必要时行踝关节MRI检查!
踝关节扭伤,需要手术吗? 踝关节扭伤后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进行关节镜下踝关节的微创手术,进行踝关节清理,损伤韧带的修复或者韧带重建,从而加快恢复: (1)持续存在疼痛或者关节不稳或者反复多次扭伤(踝关节习惯性扭伤); (2)MRI提示有韧带损伤或者软骨损伤。 广州红十字会
如何预防崴脚?
01 热身运动不能省
训练前:需要充分活动全身肌肉、关节,达到预热效果,从而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避免损伤。
训练结束后:10~15min的放松运动,有利于机体从训练时的紧张状态恢复到训练前的水平,使肌肉关节得到恢复和保护,可以有效减轻疲劳程度,避免损伤。
02 选择合适的场所和鞋
训练前:确保场地平整、坚实、无杂物,填平凹地,铲平凸土,这些都是可能造成踝关节扭伤的隐患。
装备:(1)合适的鞋可以给我们的踝关节一个好的支撑力,可以减少或避免训练过程中意外的发生;(2)记得下雪或下雨时,穿有防滑底或有耐用鞋底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以防滑倒。
03 科学训练,加强防护意识教育
做一些简易肌力训练。
科普提供: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王文主任;王敏主任 整理编辑:瑞合市场部